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二级栏目
保险资讯
党建园地
意见建议
在线提问
广州信易贷
网站链接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万博二路79号万达广场B-1栋2110室

电话:020-39996080

传真:020-39996080

E-mail:pyifpa@163.com

   

保险保障足 消费的底气才更足

(2025-6-26) 点击:19 关闭

    

如何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夯实保障基石,消费才能更有底气。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支持优化保障体系、提升消费意愿方面,明确提出要推动商业年金产品、商业健康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及老年旅游保险等保险产品发展,通过增强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安全感,为消费添底气。

夯实养老储备 释放消费潜能

个人养老金与商业年金正成为筑牢消费底气的“压舱石”。《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研发符合参加人养老需求、具有长期限特征且具有一定收益率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促进养老财富储备和稳健增值;加快推进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

“个人养老金与商业保险年金可以增强长期消费信心。”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朱俊生教授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当前,居民消费信心仍受“未来预期不确定性”影响,尤其在养老、医疗等大额支出方面存在顾虑。发展个人养老金和商业保险年金,有助于增强家庭对未来财务保障的信心,从而提升当前的消费意愿。

与此同时,个人养老金与商业保险年金还将促进财富结构优化。这些产品具备“强制储蓄+长期增值”双重功能,可以引导居民将部分短期储蓄或非理性投资转向长期保障型金融资产,提升家庭资产配置的稳定性与多样性。

完善健康保障 激活消费动能

商业健康保险也是激活消费潜力的一大重要支点。《意见》提出,要扩大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加大创新药支持力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商业健康保险可以增强消费信心,一方面,因为有保险保障,遇到健康问题不用担心经济压力,会更愿意花钱消费;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医疗费用负担,让消费者在生病时不用花太多钱,这样他们就有更多钱用于其他消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商业健康保险还可以推动与健康相关的消费升级,如高端医疗服务等。

对于未来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路径,王国军表示,在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应开发更多融合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的保险产品,实现从“事后理赔”向“全程健康干预”转型;在体系化协同方面,应强化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衔接,通过“基础保障+补充保险”的模式形成互补的保障体系,提升整体保障水平;在科技赋能升级方面,应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核保理赔流程,提高效率和客户体验。“最关键的是要提升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王国军表示,“通过专业的风险管理服务,帮助投保人实现‘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的健康目标。”

聚焦银发经济 创新保险供给

在消费提质升级的浪潮中,银发经济已成为撬动内需增长的关键“风口”。在此背景下,《意见》精准锚定保险业创新保障的方向——支持发展老年旅游保险,鼓励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与消费观念迭代,老年群体的保障需求正从“生存型”向“品质型”跃迁。相关机构调研发布的《2024年中国银龄旅游专题报告》显示,17.6%的中老年群体每年旅游达3次及以上,40.8%每年出游一到两次,旅游消费已成为银发群体的重要生活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旅游保险市场同样增长迅速,2024年,中国老年人旅游保险市场规模达96.45亿元。保险机构应把握机遇,创新开发涵盖紧急救援、慢性病管理、行程变更等特色的旅游保险产品,满足银发群体多元化出行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催生了巨大的失能照护需求。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试点已历时9年,构建全国性长护险制度的准备条件越来越充分,同时,依然会遵循“保基本”的方针,这给商业长护险留下了较大的市场空间。保险业可以积极探索“保险+服务”的生态模式,与医疗机构、养老社区、康复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将护理服务嵌入保险产品链条,提供从失能风险评估、护理方案定制到康复跟踪的全流程服务。这种创新不仅能有效化解老年人的失能焦虑,更能消除其消费顾虑,推动银发群体在旅游、康养、文化娱乐等领域释放更大消费潜力,助力形成“保障升级—消费扩容—产业繁荣”的良性循环。--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声明:本网站是面向辖区金融机构及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信息的服务性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改正。

Copyright©2011-2024 广州市番禺区金融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