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二级栏目
保险资讯
党建园地
意见建议
在线提问
广州信易贷
网站链接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万博二路79号万达广场B-1栋2110室

电话:020-39996080

传真:020-39996080

E-mail:pyifpa@163.com

淇濋櫓璧勮    

经济低碳转型背景下绿色保险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4/4/29) 点击:18 关闭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江西、江苏、福建等地先后开展绿色保险试点,业务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保险业务仍存在较大差距,相对于我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业务发展也明显滞后,难以有效满足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为此,建议相关部门深入总结我国绿色保险改革试验的成功案例,广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绿色保险的法制、机制、平台、产品、人才服务体系,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深化法律监管改革 构建绿色保险法治体系

(一)构筑法律政策体系。完善保险法相关条款,设立绿色保险相关条款,为绿色保险发展建立纲领性法律规定,明确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修订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司法体系,规范绿色保险业务操作、行为规范,增强法律强制力、约束力,为绿色保险规范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制定绿色保险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明确投保领域、风险保障范围,以及费率标准、损失认定、责任归属和赔付细则等条款,加强绿色保险相关制度建设,确保绿色保险发展有规可依。

(二)打造监管治理体系。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绿色保险监督管理办法,建立绿色保险风险防控体系,开展绿色保险标准评估、风险监控,常态化监督检查绿色保险业务,防范化解绿色保险业务的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出台绿色保险考核监督及差别化监管办法,定期对金融机构绿色保险的发展规划和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业务流程和内控内管、业务增幅和风险控制、绩效考核和问责追责等方面内容开展非现场监管,并将非现场监管结果与高管履职评价、机构监管评级、现场检查等工作挂钩,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考评未通过的保险机构采取约见谈话、通报批评、行政处罚、暂停业务等监管措施。

细化体制机制建设 构建绿色保险技术体系

(一)创建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结合数据信息平台,建立绿色保险智慧管理系统,提升绿色保险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由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牵头,联合保险机构与生态环保等部门,定期收集、整理、加工全国范围内企业投保率、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赔偿支出、新能源汽车出险率、电池更换成本等数据信息,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保险共享数据库,建立绿色保险信息披露机制,为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开发、费率厘定、承保理赔、赔付标准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撑,提升绿色保险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除逐步健全金融监管总局的绿色保险统计之外,气象、生态环境等部门应以现有环境数据为基础,构建气候风险信息、环境污染等数据库,并依托数据库开展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绿色产业或项目的绿色保险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基于绿色保险污染事故发生频率低、单个风险损失大的特征,必须创新承保模式来分散巨大的环境风险,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再保险机制,分担事后赔偿责任。比如设立专门的绿色保险公司、寻求与其他保险机构成立联保体、共保体以及与再保险公司开展合作,拓展分保、再保业务。重视赔偿限额的设置,强化超赔风险兜底机制,缓释保险机构因非预期巨额损失所引发的破产风险。提取部分绿色保险保费收入、财政拨付共同出资组建用于应对突发状况的绿色保险专项基金;探索“保险+期货”模式,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同时,聘请保险经纪公司、评估机构等专业团队,提供风险评估、损失鉴定等专业服务,深度参与风险管理。加强数字技术在模型分析、风险模拟、风险监控以及压力测试等方面的广泛运用,强化环境风险管理,并制定合适的绿色保险解决方案,比如推广无人机来监测森林风险及隐患,降低森林保险的风控成本。

固化技术设施建设 构建绿色保险支撑体系

(一)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加快环境保护技术标准、环境责任标准的制定,建立环境问题的信息披露机制和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绿色保险在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同时,借鉴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经验,加快推进强制性投保的法律制定,规定缔结绿色保险契约是所有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较大不良影响企业准予运营的前置条件。率先通过立法强制推广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新型绿色保险;根据企业风险等级、类别来设置最低风险保额,施行强制投保。此外,在确定索赔时效时,兼顾保险人、被保险人、受害人的利益,着力于期限的长短设置。

(二)搭建风险评估体系。携手评估机构对绿色产业或项目承保标的开展投保前实地调查和风险评估,根据投保企业环境风险级别来实施差别化保险费率;持续跟踪企业风险状况,适时、动态地调整保险费率,若在投保期间环境污染事故爆发,续保时适当调高保险费率,而对未达到绿色承保要求的企业,提供环境风险管理改进意见书。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建设绿色项目库,加强绿色保险投保标的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监测与评估,建立出入库动态调整机制,提升绿色项目库的适应性。

优化产品服务创新 构建绿色保险产品谱系

(一)加快产品服务创新。结合地方生态优势,加快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步伐,拓宽服务领域,构建多场景、全方位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绿色保险保障水平。紧密围绕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清洁低碳能源推广、减排降碳行动、碳排放权交易、生态碳汇建设、绿色低碳生活等方面,针对性开发新型险种,全面对接多元化保险保障需求,激励企业加大绿色成本投入,以保险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加强科技赋能,借助现代数字技术的成熟应用,继续探索创新“绿色保险+服务”“绿色保险+科技”等发展模式,前置保险服务,不断提升风险预警、防灾减损、核保理赔、差异定价等风险管理服务能力,降低投保费用,改变绿色保险产品大多注重事后经济补偿的现状。加快遥感测量、云计算等新兴数据技术在碳排放、碳汇等领域的应用,构建“碳固存+保险”模式,丰富应用场景。细分市场,差别化经营,根据投保主体、风险类别以及风险来源的不同,针对性提供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或组合,提升绿色保险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地激活潜在市场或潜在客户对绿色保险的需求。

(二)推动险资投资创新。聚焦绿色低碳版块,构建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投资体系、加码ESG产品开发,进一步深入挖掘绿色保险投资机遇。围绕“双碳”目标,优化保险资金配置,逐步降低高碳排放等项目资产比重的同时,大力挖掘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投资机遇。探索保险业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项目。加大对ESG可持续投资,围绕绿色ESG产品加码开发,将布局绿色投资视作保险资金绿色运用的导向,开展绿色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督和评估,平衡好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强化机构人才建设 构建绿色保险人才体系

(一)加强专业机构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快绿色保险机构或保险公司绿色内设机构建设,加强绿色保险行业协会和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提高绿色保险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应积极创设绿色保险创新实验室、绿色保险创新中心等特色研究机构,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专职于绿色保险研发与推广;开展专题研究,组织绿色保险论坛及研讨等活动,开展巨灾模型、风险地图、定价模型学术研究,为绿色保险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聚焦专业队伍培育。引进外部专业性人才,做好内部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绿色保险的人才培养机制,在高等院校开设绿色金融院系,开设绿色金融或绿色保险专业课程,培养风险评估、保险精算等方面专业化人才,从根本上破解费率厘定难、查勘定损难等难题。定期开展绿色保险讲座与培训,定期举办行业峰会,开展行业交流,提升保险机构专业队伍服务于绿色经济和“双碳”目标发展的水平与能力。

声明:本网站是面向辖区金融机构及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信息的服务性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改正。

Copyright©2011-2024 广州市番禺区金融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